近日,《武汉经开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正式印发,现对《规划》内容解读如下:
一、规划背景
(一)发展基础
“十三五”时期,武汉经开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迅速,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,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丰富,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健全,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,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更加规范,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,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
(二)“十四五”时期武汉经开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形势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,是总结经验、弥补短板,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,卫生健康事业在面对大卫生、大健康理念下的转型压力和风险挑战的同时也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。
1.健康中国战略为卫生健康现代化指明新方向;
2.疾病形势严峻复杂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;
3.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为卫生资源配置带来新挑战;
4、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卫生健康事业赋予新使命;
5、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迎来健康行业发展新机遇。
二、规划总则
(一)国家、省、市、区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“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”的重大决策,《湖北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要求“打造健康中国建设‘湖北样板’”,《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对全面推进“健康武汉”工作进行了部署,我区确定构建“产城融合”新模式,积极推动“中国车谷”与“健康车谷”高质量发展的宏伟发展目标。
(二)基本原则
1、坚持因地制宜,科学发展
2、坚持政府主导,稳步发展
3、坚持统筹兼顾,协调发展
4、坚持健康优先,和谐发展
5、坚持防治结合,持续发展
(三)发展目标
在参照国家、省、市相关指标的基础上,《规划》综合考量我区2025年人口数量与结构、居民卫生服务需求、现有资源利用情况等因素,确定了健康水平、公共卫生、卫生资源、医疗服务、基层卫生、其他等5方面26项具体指标,其中人均预期寿命、过早死亡率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、床位数、(家庭)医生签约率五项预期性指标均略高于市级指标。
三、主要内容
《规划》根据国家、省、市的要求、重点工作和新理念、新任务,结合我区实际,明确“十四五”期间卫生健康事业的主要任务。
一是优化升级医疗服务体系。根据区域空间布局、产业结构、城市形态和人口迁移变化,结合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向,科学布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;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,建设重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120急救中心;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,探索建立帮扶、托管、直管等医疗联合体建设关系,推动基层医院发展;创新基层卫生服务模式,以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重点,优化基层诊疗和健康管理流程;提高医疗服务质量,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;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建成“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”;建立区域资源共享利用机制。
二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。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,推进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建设,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标升级和能力提升行动,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,打造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应急网络,加强精神卫生防治管理,增强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,推进职业健康服务,提高应急救援效能,完善医防融合工作机制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
三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,全面落实“一类保障,二类管理”的运行机制,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,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。
四是促进妇幼和老年健康,保障生命全周期健康。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,加快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,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,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。
五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。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,支持中医药事业大发展,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。
六是推动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。制定“一谱一策三清单”,壮大健康产业市场主体,加快发展特色健康产业。
七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。构建网络安全体系,推进“数字健康”建设,推进“互联网+”“智能+”医疗健康应用试点
八是完善卫生人才队伍引育体系。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,加大卫生人才保障力度,实施卫生人才素质提升计划。
四、保障措施
从强化组织领导、落实部门责任、完善政策保障、加强监督评估四方面提出《规划》实施的保障措施。
主办单位: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(汉南区委)党政办公室
承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汉南区)城市运行管理中心
备案证编号:鄂ICP备2022016438号-1©1997- 版权所有
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:42011300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