档案服务暖民心,区档案馆用“办实事”检验学习教育成效

发布时间:2021-06-15 16:04 作者: 信息来源: 武汉经开区(汉南区)融媒体中心

车谷融媒6月9日讯  5月31日,周女士来到区档案馆查档大厅,为工作人员送上了感谢信,信里写道:“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服务热情细心,查档人员认真负责耐心,谢谢你们为我找到了工资表。”

周女士是冠牛集团(原汉南棉纺厂)的一名普通职工,今年48岁的她还有两年就要办理退休手续了,养老是她面临的最迫切问题。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年出台的文件,曾是冠牛集团临时人员的她可以补缴社保。但是,如何证明她在冠牛集团工作的那段时间?如果无法证明这段工龄,退休后将会影响养老金数额。为此,周女士拨打了区档案馆的电话请求帮助。根据馆藏档案情况,区档案馆工作人员耐心回答她的疑问,详细告知查询流程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,冠牛集团未存有临时人员的详细信息,只有手写的工资表能够证明临时人员的工作情况。由于年代久远,且工资表缺乏身份信息,人名存在笔误、同音不同字等情况,查询难度远远大于一般档案,查询时间较长,难以实现立等立取。根据原有查询要求,周女士需先到区国资公司开具介绍信,然后凭介绍信和身份证到档案馆进行查询,查询结果出来后再来档案馆领取她的工资表复印件,需要往返多次,她才能办完这件事。

优化服务机制、简化查阅流程,是区档案馆提升档案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。自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区档案馆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为基本着力点,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努力让档案变成“活资源”,为群众提供最便利的查档服务。

冠牛集团职工多住在纱帽,距离位于南太子湖创新谷的档案新馆较远。为减少群众路途奔波,区档案馆第一时间与区国资公司建立联动机制。区国资公司每出具一份介绍信,就会传递给档案馆工作人员。档案馆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,及时与查档职工联系,告知其档案馆已受理查档需求。查到工资表档案后,再通过自取或邮寄的方式将工资表复印件传递给查档群众。在新的查询流程实施后,冠牛集团职工查档也变得便捷了许多。

群众事无小事,档案馆工作人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办实事的前行动力,着力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查档需求,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
(通讯员王萍丽 王珊)

【编辑:缑曼 审核:黄倩 姚子怡】

链接: 区人大 | 区纪委监委机关
主办单位: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(汉南区委)党政办公室    地址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
承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汉南区)城市运行管理中心    地址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
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
备案证编号:鄂ICP备2022016438号-1 ©1997- 版权所有
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:4201130014

主办单位: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(汉南区委)党政办公室

承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汉南区)城市运行管理中心

备案证编号:鄂ICP备2022016438号-1©1997- 版权所有

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:4201130014

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

政府服务便民热线
123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