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态与生态融合,在经开遇见

发布时间:2024-05-13 15:37 作者: 信息来源: 武汉宣传

经开“二次创业”,就像暮春与初夏的相遇,是破土而出的笋,焕发蓬勃的力是拂面而来的风,写给未来的信。

在这里,业态与生态融合、湖畔与夏花相遇,看光影与岁月在这座城市刻下的痕迹。在这里,遇见产业走廊的绵延向远,遇见科技与艺术的交相辉映;遇见宜居、智慧、生态车谷的未来可期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——武汉经开区始终念好“绿字诀”,把工作重心从“大干快上增绿量”,转移到“精雕细琢保品质”。

 建设湿地之都,建美花漾江城

72公里长江岸线、18座保护山体、15条河流、26个保护湖泊、16个小微水体,生态控制区面积200平方公里……这是大自然的馈赠,也是武汉经开区的宝贵生态资源。

通过“社会共建”的模式,合力打造招商未来中心公园、龙灵湾旅游区、桂子湖公园、紫薇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4处综合性公园,高规格建造“城市客厅”;见缝插针,着力打造车城东路、车城西路、川江池路、川江池一路(璟悦府)4个“口袋公园”,薇湖、桂子湖2个小微湿地;围绕硃山湖公园、马影河等建设绿道15公里。引入“数字化、智慧化、机械化”养护模式,推动“人管”与“技防”相结合,把“促绿、建绿、护绿、增绿、惠绿”统一起来,扮靓城市容颜。2023年新建绿地229公顷、建设绿道15公里、植树30万株,绿地率达41.26%,公园面积980万平方米,人均17.5平方米,各项绿化指标均位列全市前茅。

“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,如果它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……”东风公司的通勤车上响起这首激人奋进的“追梦赤子心”,员工们合声高歌。车谷大道沿路的花坛锦簇,缓解了他们一天的疲劳。打造“花满车谷、缤纷经开”,擦亮城市的底色。在龙灵山、川江池、坛山岛建设花田花海30公顷,建设东风大道、车谷大道等花景大道,建成川江池二路花漾街区。依托“区-街-社区”社会绿化网络,建设绿色驿站5个。

立足军山新城,打造亮点片区

加快建设“绿满车谷”,武汉经开区积极探索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新模式,将军山新城和其他片区联动,形成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双向转化的良性循环机制。

策划长江“绿色”经济带——推动军山新城江滩综合提升。对军山新城长江沿线,南起武桥恒庆码头,北至小军山,通过生态修复长江岸线,打造立体式长江文化主题公园,满足市民和游客不同的需要,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。

策划 “地标式”公园——大军山公园。在军山街南端,临武监高速和京港澳高速,占地约270公顷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,依托山水脉络,结合特色优势,对受损山体实施生态修复和绿化补植,将大军山公园打造为经开区“人民乐园”。目前,项目处于前期策划阶段,项目概念方案已发布全球征集公告。

策划“城市中央客厅”——车谷中央公园。将打造通顺河两岸沿线公园景观绿化、道路、亮化、驿站、停车场及相关配套工程。从生态、功能等方面出发,进一步提升军山新城的环境品质,修复湿地植被多样性,构建军山多层次、多主题的公园体系,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车谷中央公园。

推动大照山“绿色蝶变”——大照山山体生态修复。西临官莲湖,南侧与栗子山遥遥相望,北侧毗邻官莲湖路,东接下善湖路,总面积约20公顷。通过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、生态绿化修复工程,以“疏林+草地+游园”组合形式,采用筑台栽植模式,修复大照山破损山体,让其恢复良好的自然风貌,重新焕发生机。

打造“绿色货币”——国家储备林生态产品。通过整合林业资源,形成“储备林+”的建设模式,融合城市公园、主题乐园、智慧农业、生态康养、湿地修复等要素,打造新型林业经济模式,带动森林旅游、乡村民宿、林农产业等发展,实现“政府、企业、居民”三方生态收益。

聚焦“产城融合”——新能源产业板块景观绿化。对“三河三道”环境进行综合整治,从植物绿化、空间景观、城管设施、智慧交通多方面切入,改善中创新航等企业周边综合环境,增强企业绿色软实力。

运营示范项目,盘活生态资源

贯彻共同缔造理念,加强政企合作沟通,引入运营项目,丰富业态,打造多元合作示范工程。

落实环湖滨水空间规划。启动实施后官湖沿岸综合整治、大半岛都市田园项目,引入婚庆酒吧、民宿露营地、生态农场、农田游览等文化旅游元素,打造“公园+”文旅商圈,通过功能延伸,满足市民和游客不同的需要,打造经开区的“热门公园IP”。

打造多元化生态公园探索以土地为纽带,将政府园林绿化工程和国有企业苗木基地建设、经营性体育运动场馆建设、户外拓展等项目进行有机结合,既满足城市生态景观需要,又兼顾政企经济效益,打造集园艺展销、家庭游乐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园型生态园。

推进湿地规划建设。喜鹊湖湿地,是武汉长江第一湾滨江湿地、第一处饮用水源地、最西南的蓄滞洪区生态屏障。春天绿草如茵,夏季水乡泽国,秋季芦荻飘飘,冬季万鸟齐飞,谓之“长江水生生物食堂”和“候鸟牧场”。2022年,经开区启动喜鹊湖湿地建设规划,以湿地保护、监测、修复、科研等活动为主,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巡护通道、监测设施。实施微水系连通、生物栖息地水位精准调控、堤防景观林带更新提升,打造观鸟、长江渔业、水利设施、入江口湿地等5类科普基地和平台。

满城青山叠翠湖,山河俊秀万古新。

借东风、定军山、强沌口、兴汉南——

武汉经开区“二次创业”的每一步发展超越,是每个车谷人的精神亮色与每一地发展底色的融铸沉积。透过历史与未来的交叠,在打造生态魅力车谷征程上,始终创新探索,阔步前进。


链接: 区人大 | 区纪委监委机关
主办单位: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(汉南区委)党政办公室    地址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C栋
承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汉南区)城市运行管理中心    地址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川江池二路军山新城春笋D栋
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
备案证编号:鄂ICP备2022016438号-1 ©1997- 版权所有
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:4201130014

主办单位: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(汉南区委)党政办公室

承办单位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汉南区)城市运行管理中心

备案证编号:鄂ICP备2022016438号-1©1997- 版权所有

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122号 网站标识码:4201130014

无障碍功能 武汉经开区

政府服务便民热线
12345